近几年,高职财会专业面临升级和数字化改造,财务会计学院吴晓霞老师勇于尝试,拥抱变化,在成长为“四有”教师的路上不断探索求新。
一、心怀敬畏——收获竞赛硕果,师生共同成长
吴老师利用自身IT+财会跨专业优势,积极参与竞赛辅导和专业建设工作,指导专业竞赛成绩显著。先后指导学生获得2019年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国家二等奖,浙江省会计技能大赛一奖、二、三等奖等荣誉。


吴老师主动拥抱新时代的新挑战,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中,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。参与教师技能比赛,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、2020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等。

在担任班主任期间,坚持把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来对待,相信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她常认为,自己大概是“甩手掌柜”式的班主任里最幸运的,带领的会计173、175班,有很多贴心温暖又潜力无限的学生,带来很多感动,也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坚持做些应该做的事,比如感恩,比如善良,比如努力,比如正直,比如勇敢,也感恩他们带来的“优秀班主任“、“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”等荣誉。
二、教学相长——多元吸收知识,提升服务能力
2017年-2021年期间,吴晓霞老师不断通过参加不同类型,不同组织的培训,提升知识结构的多元化,积累教学素材,拓宽视野,培训项目包括:


作为浙江省首批师资力量,参与1+X师资培训工作,围绕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技能展开学习;作为主讲老师,先后承担线下浙江站的“1+X”等级证书师资培训,以及疫情期间的多期线上培训工作;为配合X证书考试工作,作为“1+X”师资团队成员承担学生考试培训,通过率达全国前列。

三、知行合一——深入校企合作,参与协同育人
教育部印发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(2021年)》目录,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,让具备理工背景的吴老师,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。以此为契机,深度参与校企合作,参与学院以培养数字化财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探索。在同厦门网中网的合作中,通过协作企业开发产业资源,优化大数据与会计课程体系,开发《Python开发与财务应用》课程、教材等教学资源,实现业务能力的提升。

